临床见过太多肝囊肿患者,刚检查出肝囊肿,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就放任不管。等到真正出现疼痛时才想着治,而这时候囊肿已经悄悄长大,很多人无奈只能动刀。
其实在我看来,肝囊肿没有那么难,就是“三毒缠身”,即气毒、痰毒、瘀毒。
肝囊肿患者大多有这样的特点:平时经常生气焦虑、紧张,或者工作生活压力大,总是皱着眉头,开心不起来。这就容易中“气毒”,导致肝郁气滞。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而肝郁气滞就是肝囊肿的祸根,它会导致津液在身体里运转不了,聚集在一起形成黏糊糊的痰湿,堵在肝经里,阻塞气血流畅形成血瘀,这样痰毒和瘀毒都来了,交织纠缠在一起就变成了肝囊肿。
那面对这“三毒缠身”的情况,单一的疏肝理气药,或者祛湿药,或者化瘀药都是不行的,必须三管齐下,理气、化痰、祛瘀一起抓,才能将肝囊肿的病根拔出来,把“毒”彻底解了,肝囊肿才能好。
于是我常用经典方剂——膈下逐瘀汤合温胆汤,辨证加减来对付肝囊肿,这张方子经过40年的验证,让无数肝囊肿患者获得新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膈下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他最擅长用的就是活血剂。主要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药材组成,专攻瘀毒,能活血化瘀、疏通肝络,让瘀血在体内顺畅排出,促进气血流通;
温胆汤是化痰的名方,擅长化解痰毒。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它还可以用来理气,因为它的主要药材有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等,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所以它能把气毒和痰毒都拿下,帮助脾胃恢复运化,从根源上减少痰湿产生,间接缓解气毒郁结。
两方合用,既能用膈下逐瘀汤来破除瘀毒,又能借温胆汤来清除痰毒、疏通气毒,三管齐下,让肝囊肿失去赖以生存的 “毒邪土壤”,自然慢慢就消散了。
记得有位 50 多岁的李女士,体检时发现肝上有个 3 cm左右的囊肿,平时右上腹发胀,情绪容易烦躁。我给她用了这个合方加减后,调理三个多月,复查时囊肿缩小到 1 cm多,腹胀没有了,情绪也平和多了。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张解毒散结方,是我站在前人的智慧上的运用,每当看到有患者因此免除了手术的痛苦,我都会特别感激祖辈们留下这么好的方剂,惠及后人。作为一名中医,我更应该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正在遭受疾病折磨的人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线上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