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华盛顿的账单终究还是寄到了墨西哥城。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次的截止日期是9月8号。台面上就一件事:对中国商品加税。听起来像不像老板让你在两个客户之间做个了断,但问题是,这两个客户你一个都得罪不起。
你走在蒙特雷的大街上,感觉就像到了中国某个二线城市。满眼都是过去没见过的中国牌子汽车,便宜又好用,销量据说涨了六成多。当地的工会三天两头闹,说饭碗都被抢了,自家工厂的工人没事干,只能在街上闲逛。这种景象,让政府里那些主张“墨西哥计划”,想要重建本土产业链的人,腰杆子都硬了不少。他们觉得,这是个机会。
机会?这话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天真。当白宫那边轻飘飘地甩出一句“30%关税”,这哪里是谈判,这分明就是拿枪指着你的头。墨西哥的经济命脉,说得难听点,就是一根管子,另一头就插在华盛顿。87%,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每挣一百块钱,有八十七块都得看北边邻居的脸色。有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那边关税每加十个点,墨西哥的GDP就得掉1.2%。这哪是贸易战,这是窒息术。
所以墨西哥只能低头?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北京那边这次的回应,罕见的没了以往那种打太极的调调,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冰冷。什么“单边主义”,什么“坚决反制”,翻译过来就是:你敢动我一下试试。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墨西哥的矿产、牛油果,还想不想要了?那些本来计划中的投资,可能一夜之间就没了踪影。这下好了,北边的大哥逼你,东边的伙伴也给你划了红线。
这时候看看南边,就更有意思了。巴西的卢拉,面对差不多的压力,直接就说:“我们走自己的路,谁也别想指挥我。”结果呢?中国的车企,像比亚迪、长城,直接跑去巴西建厂了,把那儿当成了新的大本营。人家这才是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篮子里,而墨西哥现在感觉就像是抱着唯一一个篮子,站在悬崖边上。
很多人没看明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关税问题了。这是全球供应链在被人为地、一节一节地敲断。过去几十年,大家信奉的是效率,哪里便宜就在哪里生产。现在,风向全变了,安全、可控、是不是“自己人”,成了最重要的事。从西雅图到墨西哥城,再到上海,那条横跨太平洋的贸易链,正在变得脆弱不堪。
9月8号那天,无论结果如何,一个时代都可能就此落幕。如果提案通过,北美经济圈就等于正式拉起了针对中国的铁幕。对我们来说,可能意味着要重新寻找进入美洲市场的跳板。而对墨西哥自己来说,为了讨好一个客户而得罪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客户,这笔买卖真的划算吗?
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选择,只有哪个代价更小一点的妥协。而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恰恰就是离你最大客户的家门口太近。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