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里约热内卢7月6日电(记者杨家和)当地时间5日,在2025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巴西)总经理李寒光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绿色转型浪潮,徐工集团将持续深化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互利共赢等方面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先进制造能力与金砖国家特别是巴西的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多边合作新格局。
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数字动能
李寒光介绍,近年来徐工集团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战略,并将这一数字化转型成果率先在海外落地。在巴西,徐工建成了南美工程机械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功上线SAP、CRM、WMS一体化运营平台,应用自动化产线、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这一数字化革新,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显著提高设备交付效率,也为南美客户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成套化工程解决方案。”李寒光说。
当前,绿色发展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方向,也是巴西新工业政策的重要战略支点。巴西政府相继推出了“加速增长计划”“新工业计划”等发展战略,强调生态友好型产业转型,这与中国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据李寒光介绍,早在2021年,徐工集团就面向全球发布了行业首个《“双碳”规划纲要》。规划发布后,徐工集团在新能源工程装备方面加快布局。今年5月,徐工集团交付全球首套智能换电无人矿卡集群装备,采用无人驾驶和5G通信技术,实现零碳排放。
为了推动中国绿色低碳技术与巴西市场需求的深度对接,2025年下半年,纯电宽体矿卡和纯电矿用平地机将进入巴西主力矿区开展试用。
“当前,已有数千台徐工新能源装备服务于南美各地的绿色矿山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巴西城市建设、交通物流等领域提供绿色动力,全力支持巴西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他说,2025年下半年,徐工集团将向巴西主力矿区交付纯电宽体矿卡和纯电矿用平地机,开展场景化试用,并在城市短途运输与大型农林项目中示范推广新能源公路车辆,计划到2026年实现“制造-使用-处置”全过程碳足迹监控。
合作共赢构建金砖制造合作新高地
李寒光称,徐工巴西自2014年工业园建成以来,已直接带动中巴双边贸易数十亿美元,创造1800余个本地就业岗位。他表示,未来徐工巴西将加大投资力度,尤其在智能化、无人化、电动化等前沿技术领域扩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智能工厂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高标准的需求。
他建议更多中国制造企业与金砖伙伴深入交流,共建科研与产业协作平台,推动智能装备与绿色技术协同创新,共同开拓全球市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同时,希望更多中国制造企业加强与金砖国家科研机构、产业链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建多边技术与标准协作平台,推动智能装备与绿色技术“共同出海”。
“我们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技术和项目,为金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和绿色转型注入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李寒光说。
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集团于2004年进入巴西市场,在米纳斯吉拉斯州波苏阿雷格里市建成徐工巴西制造基地,成为徐工首个海外全资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工程机械在南美洲最大的制造中心,具备年产1万台工程机械设备的能力。徐工巴西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标志性项目。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