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场35分钟的通话,焦点围绕近期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及停火事宜。据《今日印度》报道,莫迪明确告知特朗普,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停火是通过两国军方直接谈判达成,断然否认美国在其中扮演任何调停角色。此举被外界解读为莫迪对特朗普“邀功”说法的公开打脸,展现了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本轮冲突源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起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巴方则予以否认。5月7日,印度空军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空袭,打击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9处目标。巴基斯坦迅速回应,宣称击落6架印度军机,包括“阵风”、苏-30等先进战机。冲突升级后,双方于5月10日达成停火协议。
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停火得益于“美国斡旋”。然而,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在声明中澄清,停火完全通过印巴军事渠道直接谈判实现,且是巴方主动请求的结果。莫迪在通话中进一步强调,印度从未讨论美国调停或印美贸易协议等议题,凸显其对第三方介入的排斥。
莫迪在通话中向特朗普详细介绍了“朱砂行动”,称其为“有分寸、精确、不升级”的军事行动,并警告若巴基斯坦未来再次“进攻”,印度将采取“更强烈的报复性回应”。他重申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从不接受第三方调解,立场一如既往坚定。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也日前也表示,“朱砂行动”虽暂停但未结束,印度海军随时准备应对巴方“侵略”。
莫迪的强硬态度还体现在外交安排上。特朗普邀请莫迪在G7峰会后访美,但莫迪以访问克罗地亚为由拒绝,转而邀请特朗普参加印度即将举办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特朗普接受了邀请。这一细节显示莫迪在外交上更倾向于主导节奏,而非被动接受安排。
巴基斯坦方面,军方和外交部均表示致力于和平,但强调任何威胁其安全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和相称的回应”。巴方还透露,印度在冲突后主动提出通话请求,停火协议是在多国斡旋下达成,与特朗普的“邀功”说法形成鲜明对比。
莫迪的强硬姿态有其深层原因。首先,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关系的核心,印度长期坚持双边解决,拒绝任何外部干预,以维护其主权和地区主导地位。其次,莫迪政府近年来通过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加强军事部署等动作,展现对内对外的强硬形象,以巩固国内支持。再次,面对特朗普试图借调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意图,莫迪通过公开否认美国作用,维护印度在南亚的地缘政治主动权。
此外,莫迪的表态也与美印关系的复杂性有关。尽管美印在“四方安全对话”等框架下合作紧密,但印度在贸易、地缘战略等方面与美国存在分歧。莫迪借此机会向特朗普传递信号:印度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会妥协,即使面对盟友也不例外。
莫迪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强硬表态,不仅是对特朗普“调停”说法的直接驳斥,也是对印度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一次清晰宣示。印巴能否在不升级冲突的前提下找到对话空间,值得持续关注。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